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教研究 > 文章

浓缩130年变迁,武汉大学校史馆焕新开展

时间:11-14       来源:民教网    作者:民教网官网 - 小 + 大

清代地契长什么样?90年前的毕业证上盖几个章?西迁乐山办学时有多大规模?四校合并打开怎样的新篇章?珞珈山走出了哪些大师巨匠?11月13日上午,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日即将到来之际,武汉大学校史馆焕新开展。这些问题,都能在位于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内的校史馆里找到答案。

国家一级文物“国立武汉大学圈定界址界碑”

正如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在开展致辞中所说,“百卅武大的历史,是一部精神文化的积淀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是一部坚守初心的育人史,是一部科研报国的情怀史。”走进武大校史馆“百年风华”展区,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任命书

在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任命李达为武汉大学校长的通知书,以及他写给武大学生陈文新、校长李达的信件;周恩来总理给武大学生的签名;各个历史时期的学生证、毕业证;20世纪20年代末珞珈山地形图;1934年从德国带回的显微镜;不同时期的珞珈山影像等等。

乐山办学时的宿舍门牌

这里还展出了四件国家级文物,分别是国家一级文物“国立武汉大学圈定界址界碑”,从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依稀可以辨认出它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一月;国家二级文物“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门牌,这是武大乐山办学期间留下的印记;国家二级文物“李四光印章”和“国立武汉大学木质印章”。

两件印章文物

在“群星璀璨”展厅,以“大师云集”“英才辈出”“院士风采”为主题,汇集了数十位大师、百余名院士和众多优秀校友。一代代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先后在珞珈山上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使武汉大学闻名遐迩、声誉日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从这里奔赴祖国、世界的四面八方,贡献青春和热血,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群星璀璨”展厅

“华章日新”展厅是十分现代的风格,这里展示了武汉大学在学科发展与人才建设、科技自强与学术创新、立德树人与校友反哺、涵养文化与勇担使命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天安门国旗、珞珈一号卫星、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故训汇纂》等鸿篇巨制、学生“三创”科研获奖成果模型、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实物精彩纷呈、熠熠生辉。参观者还可以用电子查询系统了解学院风采、人才方阵、杰出校友、科研成果,校友甚至可能找到自己当年的毕业照。

“华章日新”展厅

据了解,武汉大学校史馆布展团队历经300多个日日夜夜,深入挖掘档案史料,潜心考证具体史实,字斟句酌改定文稿,完成了升级展陈。目前共展出11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600余件档案史料及文物、50余张信息翔实的图表,还设置了10余套多媒体设备,全面呈现了武汉大学越三个世纪、经百卅春秋、承黉门勇毅的绵长文脉和深厚底蕴,淋漓体现了武汉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优良传统和责任担当。



上一篇: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本科办学65周年发展大会

下一篇:大学如何与产业共创新未来?西交利物浦大学产业家学院给出“浦”式方案

晋ICP备2020013818号  |   QQ:1511457657505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信信息大厦B座  |  电话:010-89637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