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章

东湖评论:有序打开校门,让“大学之大”得以彰显

时间:01-03       来源:民教网    作者:民教网官网 - 小 + 大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的《从今天与保安比赛跑步说起——北京大学的门卫制度,该改改了》《再说北京大学的门卫制度为什么必须改》引发热议,大学校门是否应该开放再次成为讨论焦点。去年12月29日,清华大学发布消息称,将进一步有序推进校园开放,更大限度满足社会公众校园参观预约需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大学之大”在于其包容性,让更多人感受大学魅力,可以让大学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不断向好,更具活力和气度。

关于大学该不该放开的讨论一直都存在。有趣的是,校内和校外之人的观点截然相反。校内的人对开放心存顾虑,在许多高校论坛上可以看到,部分师生对校外人员大声喧哗、游玩打卡、食堂排队激增等现象十分不满,认为校外人员入内既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又会产生安全隐患。校外的人则是支持开放,认为大学校园的开放有助于涵养科学精神和文化氛围,正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的体现。

大学校园完全封闭管理是处于防疫安全考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那么原本的大学开放秩序应该予以恢复,如果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状态,对师生的正常社交和科研活动开展等也会带来影响。如果一刀切的继续采取封闭管理,则可以说管理者有懒政之嫌,本质上还没有走出“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思维误区。

大学的开放,应该是有序的开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要,如采取实名预约、限额预约等形式,既能通过实名留痕的形式管理入内人员,又能自主控制入校人员数量,把对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一个和谐、开放的大学环境需要校内、校外的共同努力,校内方应该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不该敌视外来人员,而校外人员也应该尊重大学,不喧闹、讲文明、尊重教学秩序,是每个进入大学校园的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只有双方都足够友好、相互尊重,大学和公众才能“双向奔赴”。

大学之“大”,在于格局胸襟;高校之“高”,体现于管理水平。校园开放本是高校应有之义,大学从来都不能与封闭的“象牙塔”画上等号。各高校倒不如借助这次网友关心的热度,主动开放校园,配以不断优化、细化、人性化的管理举措,不仅能吸一波“粉”,而且还能彰显明德、亲民的大学之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上一篇:温州肯恩大学:以科研创新基因,打造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下一篇:北京大学展开试点改革:取消绩点,采用等级评定成绩

晋ICP备2020013818号  |   QQ:1511457657505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信信息大厦B座  |  电话:010-89637854  |